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华 上交 南大 西安交大等高校发布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一起看名校学子就业方向!

[复制链接]

76

主题

100

帖子

4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16:5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style="visibility: hidden;">
                    
                    
                    
                    
                    点击上面微信号关注我关注我哟定期推送帐号信息学新闻,竞赛自主招生,信息学专业知识,信息学疑难解答,信息学训练营信息等诸多优质内容的微信平台,欢迎分享文章给你的朋友或者朋友圈!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小编!特别预告:信息学冬令营课程点击报名!摘要:
    随着2021年开始,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陆续发布了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毕业生们都去哪就业?各校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有多少?大家最最关注的这些问题都公布啦!

    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毕业生就业行业中分析,毕业生就业偏好行业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和金融业。
下面就分别来看下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吧:
01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发布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国内升学人数、比例,较上届明显增加。主要是保研留本校大增。
境外留学人数,连续2年大幅减少。
签三方协议人数,本科生大增、研究生略增;
灵活就业人数,总体略增,本科生增加、研究生略减。

一、2020届就业清华大学 2020 届毕业生共 6995 人,与往年相比整体上保持稳定。不包含:港澳台学生200人,国际学生900 人,联合培养飞行员、部分 MBA/EMBA/MPA 学生、部分科研单位定向委培生等各类档案不在校学生近 1700 人。
6995人中,男女比例为 1.9 :1。本科生 3081 人(44.0%)硕士生 2404 人(34.4%)博士生 1510 人(21.6%)。截至 2020 年 10 月 31 日,就业率为 97.8%。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 97.7%,98.3%和97.2%。本科毕业生两届对比如下:其中,国内升学比例,连续2年增长,今年首次突破60%。境外留学尤其是去美国高校留学人数,连续2年大幅减少。二、深造情况1、境外留学出国(境)深造人数为 674 人,
其中本科生459人,硕士134 人,博士81人。去向人数最多的为美国(361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5.2%); 其次为英国(99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1.4%)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33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0.5%)。去美国较上届(692人)锐减,去英国增加、香港减少。
留学同学中,超六成在世界排名前 50 位的大学就读。深造人数超过 20 人的大学包括:哥伦比亚大学(26 人)、牛津大学(24 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2 人)、卡耐基梅隆大学(22 人)、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21 人)、东京大学(21 人)。其中,去牛津较上届(7人)大增,去东京大学增加,去美国高校留学人数大幅减少。
2、保研、考研情况
小变化是毕业总数从3080变为3081人。
三、工作情况参加工作3803人。
灵活就业991人。其中本424 人,硕455人, 博112人。三方就业2812人。其中本237人,硕1675人,博900人。灵活就业991人,去向未知。
签三方就业协议的毕业生2812人去向如下:1、就业地点
本科就业地点:北京21.9%,广东18.1%,上海17.7%,浙江3%,江苏3.8%,四川7.2%…
硕士就业地点:北京39.6%,广东21.2%,上海15.2%,浙江5.6%,江苏2.8%…博士就业地点:北京52.1%,广东9.3%,上海11.4%,浙江4.2%,江苏3.3%…2020 年,278 名毕业生通过定向选调的渠道到基层公共部门就业。四川、河北、河南三省选调生人数超过 20 人,上海、福建、重庆、山东、浙江、北京、天津等省份选调生人数超过 10 人。近 100 人赴西部、东北地区选调,3 人赴西藏、青海选调。
2、就业单位
3、就业行业4、重点单位
签三方就业 20 人(含)以上的单位如下:
5、自主创业
另有,自主创业36 人,其中本科生 8 人,硕士生 23 人,博士生 5 人。创业毕业生主要来自经管学院(13人)、美术学院(5 人)和苏世民书院(3 人)。创业领域集中在互联网和文化创意等领域。
6、求职
对 2020 届毕业生的求职过程与结果进行了抽样调查。①求职情况直接就业的本科毕业生 253 人,平均投递简历11.47 份(SD = 17.07),获得面试机会 5.71 个(SD = 6.12),获得工作录用通知2.26 个(SD = 1.93)。直接就业的硕士毕业生 1321 人,平均投递简历 22.66 份(SD= 26.88),获得面试机会 10.30 个(SD = 8.71),获得工作录用通知 3.35 个(SD =2.36)。直接就业的博士毕业生有 474 人,平均投递简历 12.07 份(SD = 15.55),获得面试机会 6.65 个(SD = 6.13),获得工作录用通知 3.07 个(SD = 2.23)。注:本科、博士平均要投12份简历,硕士平均投了22.66 份。作为清华的毕业生,并没有传说中的“躺赢”,求职照样不容易,需要努力。
②求职渠道
使用校园渠道(包括学校/院系发布的招聘信息、校园招聘会、校友资源、老师推荐、校企合作等渠道)求职成功的比例最高,累计 55.12%;其次为“用人单位自设渠道”(27.93%)。
02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公布了《2020年就业质量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全日制毕业生中,上海交通大学校本部就业率为97.62%,医学院就业率为95.99%。东部地区为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就业主战场,其中主要流向了上海市,占比71.92%。
  校本部就业率为97.62%,国内升学为硕士生的第二大去向
  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毕业生共11588人(不含港澳台及留学生),全日制毕业生10154人,非全日制毕业生1434人。其中,博士生141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2.23%;硕士生643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5.56%;本科生373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2.21%;男生6926人(59.77%),女生4662人(40.23%),男女比1.49:1。
  截至2020年11月30日,校本部全日制毕业生就业率为97.62%。从毕业去向分布来看,以签约就业(含博士后)为主,占比为60.76%;其次是国内升学(21.95%)和出国(境)深造(11.57%);还有3.34%的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
  分学历层次来看,校本部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95.08%、99.17%和99.76%。从毕业去向分析来看,本科生以国内升学(43.39%)为主,出国(境)深造(24.81%)和签约就业(21.07%)次之;研究生以签约就业为主,占比分别为硕士生84.65%,博士生96.07%;此外,国内升学为硕士生的第二大去向,占比达9.64%。
  报告显示,医学院就业率为95.99%,其中签约就业(含博士后)为主要去向,占比达63.89%;国内升学为毕业生第二大去向,占比为29.13%。
  分学历层次来看,医学院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91.68%、97.50%和97.75%。从毕业去向分析来看,本科生以国内升学(59.90%)为主,签约就业(26.79%)次之;硕士生以签约就业(67.18%)为主,国内升学(27.54%)次之;博士生去向较为集中,超九成均为签约就业。
  超7成留上海,就业行业呈多元化格局
  从就业地域来看,东部地区为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就业主战场,其中主要流向了上海市,占比71.92%。广东省、浙江省、北京市和江苏省也是毕业生择业的热点省市。
  从就业行业分布来看,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业呈多元化格局,流向人数位居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合计占比达57.72%。分学历来看,博士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和制造业,合计占比达77.69%;硕士毕业生主要流向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和金融业,合计占比达61.33%;本科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合计占比达52.14%。
  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 2020年毕业生中,企业单位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占比达66.09%,其中国有企业占比19.07%,医疗卫生单位占比16.89%。分学历层次来看,毕业生具体流向单位类型存在差异,其中博士生单位流向以医疗卫生单位(38.26%)和高等教育单位(28.68%)为主,硕士生和本科生单位流向以其他企业和国有企业为主。
  毕业生国内升学专业延续性较高,留学意愿依然较强
  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毕业生国内升学和出国(境)深造总计334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深造人数为2519人(国内升学1719人、出国(境)深造800人);硕士毕业生深造人数为829人(国内升学669人、出国(境)深造160人)。
  2020年国内升学毕业生中(2388人),重点大学(C9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深造率达95.56%,其中留在本校升学为主(2091人,87.56%),其次流向C9高校(除本校)升学深造(168人,7.04%)。
  从毕业生国内升学专业一致性分布来看,毕业生国内升学专业延续性较高,升学专业与原专业的相关度分别为本科生93.00%、研究生94.55%。
  出国(境)深造方面,有960名毕业生选择出国(境)深造,其中硕士生160人,本科生800人。2020年毕业生选择出国(境)深造的国家(地区)主要分布在美国(576人)、英国(96人)、中国香港(74人)、新加坡(37人)、瑞士(31人)等国家(地区)。


03
南京大学







04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大2020届毕业生共计8634 人,其中本科生4157 人,硕士研究生3733人,博士研究生744人。截止 2020年11月30 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 99.09%。其中,本科生就业率98.60%,硕士生就业率99.49%,博士生就业率 99.73%。

毕业生到国家重点行业及重点单位就业人数为3075 人,占就业总人数的 54.63%,其中,到国资委直属骨干央企、重要科研机构及部队就业的人数为 1069 人,占签 约就业人数的 22.85%;到世界500 强企业(《财富》2020)就业的毕业生人数 达1616 人,占签约就业人数的34.54%。

有 161 名毕业生被国务院办公厅、商务部、科技部、国家医疗保障局以及陕西、江苏、四川、浙江、宁夏、天津等 2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为选调生或公务员。

1、毕业生规模及结构

西安交通大学 2020 届毕业生共计8634 人,其中本科生4157 人,占 48.15%,硕士研究生3733 人,占43.24%,博士研究生744 人,占 8.62%。从性别分布来看,男生为5489 人,占63.57%;女生为3145 人,占 36.43%。

2、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截止 2020 年 11 月 30 日,2020 届毕业生就业率 99.09%。其中,本科生就业率 98.60%,硕士生就业率 99.49%,博士生就业率为 99.73%。

3、升学情况

本科生国内外升学人数为 2703 人,比例为 65.02%;其中国内升学2182人,比例为52.49%;出国人数521人,占比12.53 %。升学率比去年有所升高。

硕士生升学人数为 286 人,比例为 7.66%。国内升学183人,比例为4.90%,出国人数为103人,占比2.76 %。硕士生攻读博士的比例不高,一般都在10%以下,国内高校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博比例最高。

升学进入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为 2145 人,占国内升学总人数的 90.70%,其中本校升学 1700 人,占比 71.88%。硕士生在校期间直接转博 710 人。


4、分省就业情况 :

2020 届毕业生在陕西省就业的比例达39.68%,其中在西安市就业占比最高,为 92.08%,其余流向较多的地市有咸阳市、宝鸡市和榆林市。

除陕西省外,毕业生流向较多的省市有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其中,赴广东省就业毕业生在深圳市分布较为集中,江苏省、浙江省毕业生集中分布在省会城市。受生源人数等因素影响,2020 届毕业生到江西省、吉林省和海南省就业的人数最少。

下面是就业人数前6名的省市及人数:


交大毕业生在陕西的就业比例高达近40%,这多少有点出乎预料,交大本科生陕西的生源比例20%多一些,本科生在陕西的就业比例高于生源比例,说明陕西还是吸引了一部分外省毕业生到陕西就业。

博士毕业生在陕西就业的比例高达58.63%,主要原因一是医学部的博士生大部分在陕西的医院就业,二是陕西的高校较多,博士生选择高校就业的人数最多。

5、毕业生到重点单位就业情况 :

交大毕业生到国家重点行业及重点单位就业人数为3075 人,占就业总人数的 54.63%。2020 年到国资委直属大型央企、重要科研机构及部队就业的人数为 1069 人,占签约就业人数的 22.85%。

到世界 500 强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达 1616 人,占签约就业人数的 34.54%,其中本科生 187 人、硕士生 1354 人、博士生 75 人。就业单位为 87 家,占 500 强企业数的 17.40%,就业的主力是硕士生。
6、主要就业单位人数统计:

下面是交大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单位统计:


上面这53家单位都是国内知名的企事业单位,就业人数总计为2358人,占到就业总人数的42%,可见交大2020年的就业情况还是非常好的。名校的就业情况没有受到疫情的院校。

7、毕业生出国出境情况 :

出国出境的毕业生 640 人,分布在全球 22 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北美洲、 欧洲、亚洲、大洋洲,其中占比超过 10%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英国。

出国出境学 生中,到 QS 排名前 100 名院校深造的毕业生有 411 人,占出国出境人数的 64.22%, 高于去年 2.19%。到 QS 排名前 200 名院校深造的毕业生有 519 人,占出国出境人 数的 81.09%,高于去年 1.72%。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交大的本科生升学率高达65%,这个比例在全国高校中排名非常靠前。就业情况也是非常好。因此,交大是一所性价比很高的学校,分数够的可以大胆报考。别再迷恋外地高校,与其上外地学校的差专业,不如上交大的好专业。


05
电子科技大学

06
武汉大学
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人数2020届毕业生共计13561人。

二、性别结构男生7224人,女生6337人。
就业情况分析

一、就业率
整体就业率为90.69%。
二、就业状况本科毕业生以升学为主。
三、单位性质本科毕业生主要去向的单位性质以其他企业和国有企业为主。

四、主要去向单位全校人数排名前20的去向单位:
五、薪资水平学校2018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税前月均收入为8898.45元。本科生7272.09元,硕士生8998.91元,博士生10565.22元。

深造情况

一、国内升学
2020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比例为43.07%,其中1725人在武大攻读研究生,去向最多的5所高校为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占校外升学人数比例依次为11.34%、9.51%、7.68%、6.89%、6.63%。
二、出国、出境本科毕业生留学世界前100高校人数有676人。

07
四川大学
2020届四川大学一共有毕业生1.6万余人,其中本科毕业生0.862万人、硕士毕业生0.633万人、博士毕业生0.108万人,本科毕业生占比约53.8%、硕士生占比39.5%、博士生占比6.7%。本文主要讨论四川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为2021年高考学生及家长做一参考。

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去向分析从四川大学本科毕业生来源看,四川省占28.2%、重庆市占8.4%、新疆占4.1%,湖南、贵州与云南均为4%、甘肃3.9%、河南3.6%、河北3.5%、山东与安徽均为3.1%等11个省市生源占比超过3%。
四川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与本科毕业生总人数比较,选择留在四川就业的占比15.25%、重庆市占1.11%、贵州省占0.82%左右,其它省市占比更低。毕业生就业城市流向中,成都占比达到43.6%、深圳5.3%、北京4.7%、重庆4%、上海3.7%、广州2.5%,流向绵阳的学生占比都达到了1.24%,排名就业城市选择第十位,可见绵阳在四川的吸引力还是不错的。
四川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最多的学生选择留校就业,达到162人,另外还有华西医院有35人、华西口腔医院40人、华西第二医院6人,合计243人之多。另外有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152人、国家电网64人、华为43人、普联技术有限公司33人、成都市委14人、中国核建20人、上海浦发银行16人、腾讯19人、中国银行10人、恒大集团26人等。
四川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领域,大型骨干企业1520人、党政机关166人、重要医疗机构190人、高等院校8人、科研单位24人,可见985高校的四川大学毕业生就业实力。
留在四川就业的毕业生中,成都市4198人占据83.2%的比例,其次是绵阳119人、德阳102人、宜宾87人、泸州63人、南充58人、眉山55人等7个城市就业人数超过50人,其它达到30人以上的城市还有乐山47人、自贡41人、内江与广元各36人、达州与遂宁各31人、凉山与资阳各30人等。

毕业生深造率分析川大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率达到了50.9%,超过一半的毕业生选择继续在国内外升学考研,选择就业的比例为37.6%,还有待就业人数占比约11.6%,由此可以得出四川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8.4%左右。
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哪些专业比较高?超过70%的专业有材料物理、电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师班)、基础医学(基地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方向)、八年制临床医学、化学试验班、化学基地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试验班、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经济创新班)、金融学(双语班)、计算生物交叉试验班、生物科学试验班、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基地班、数学与应用数学试验班、水利水电工程(卓越工程师班)、吴玉章学院创新班、物理学基地班、物理学试验班以及匹茨堡学院的3个专业深造率均超过了70%,甚至有部分专业的深造率达到了100%。

毕业生薪酬水平四川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2020届本科毕业生税前月均收入为7661元,相较硕士生的8260元、博士生的12876元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本科毕业生中,工资低于6000元的占比达24%、6000-9000元之间的占50.75%,超过9000元的占比达25.25%,从这个数据来看,呈现一个比较典型的正态分布。

本文内容来源各高校官网。

往期精选内容

关于举办2021年信息学冬令营的通告(1.0版)
NOI2021专题周末班系列一:数学相关专题精讲
CSP-J/S2020第二轮提高级获奖分析,哪些省份中学表现出色
CSP-J/S2020第二轮评级规则 各省一等评级分数线发布
NOIP2020参赛资格确定方案,7454人具备参赛资格
2020年五大学科竞赛国家队名单及保送去向汇总分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级少年班录取名单发布
IOI2020国家队队员周雨扬的信息学竞赛之路!
半个月连夺两枚全国金牌 广州16岁高一学霸被北大预录取!
NOI2020胜利闭幕,官方获奖名单
IOI2020信息学国家队4人名单及国家集训队50人大名单
NOI2020冬令营获奖名单分析,看那些省份中学表现好
NOI2020 第一试真题出炉,一起来感受下
NOI2020 第二试真题发布
认准这35项!2020-2021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2020年统招批次录取分数线公布
CCF NOI2020笔试题库发布,助选手备考
CCF关于NOI2020省选举办时间和方式的通知
CCF NOI2020获奖规则及各省名额分配方案
姚班信息学大牛讲座视频-如何学好信息学竞赛(入门篇)
IOI2020 将线上进行比赛,IOI 2021 2024举办方确定
部分地区中考加分,又一批中学公布中考认可信息学特长生!
华南师大附中,绍兴一中,人大附中朝阳学校招收特长生,认可信息学!
天津2020特长生招生政策发布,信息学竞赛一二等奖均可报名!
浙江省温州市部分重点中学招收信息学特长生
2020年乌鲁木齐八一中学信息学奥赛特长生招生
北京多所中学及岭南师范学院附中招生科技类特长生!
CCF关于恢复NOIP竞赛的公告
强基计划解读,一切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CSP-J/S认证第一轮初赛S、J组答案
逾10万人参加首次CSP-J/S认证,附CSP-S/J组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NOI各省负责人联系方式!
学好信竞-浅谈信息学竞赛考场策略及程序测试
详细盘点清华姚班 智班,北大 浙大图灵班等多所高校AI专业实力!
清华大学计算机姚班、人工智能学堂班(智班)选拔方案出炉!
APIO2019中国区获奖名单公布,学军中学 杭州二中等表现出色
五大学科竞赛国家队23人大名单出炉(各省,中学分布统计)
IOI2019(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中国队名单出炉
最详细解析低分进名校三大途径:自主招生、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计划!
2019年保送生资格名单公示
再见,OI-大牛HZW亲笔,分享OI生涯记录,不变的是坚持和热爱!

NOIP复赛知识点简述及复赛算法总结!
根据信息学竞赛之路带你了解信息学竞赛流程
教育部出台高中新课标,信息学竞赛相关内容被编入必修课程!从搜狗CEO王小川(信息学金牌),看这二十几年中国奥赛金牌的去向揭晓高薪专业排行榜,计算机专业薪资最高!哪些专业最具潜力?一个清华保送生妈妈对竞赛的感受,自主招生家长都要看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国大学排行榜!为什么这些孩子初中就能被清华北大签约

(1)为什么有“编程思维”和数学能力强的人更优秀?(2)清北独家录制NOIP成功者说学习视频!!!
(3)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编程教育?
(4)信息学竞赛答家长问题

1.信息学竞赛,你想了解的知识都在这里
2.信息学奥赛(NOIP)初赛学习方法推荐
3.信息学奥赛(NOIP)复赛学习方法推荐
4.大牛为你推荐十本最适合信息学竞赛的书籍
5.信息学奥赛有那么重要吗?
6.参加编程竞赛对实际工作的用处
7.清北学堂独家录制NOIP考试技巧讲座
8.在线编程挑战赛第一名:我是这么学算法的
9.信息学竞赛如何学习及准备攻略!
10.凭什么我得了信息学奥赛国家一等奖
11.榜样 | 北大降200分要这个诸暨天才少年
12.OI金牌教练胡芳:爱和成长的故事
13.信息学竞赛,一个让孩子不需要再去挤独木桥的方向
14.新学期必须了解的学科竞赛与自主招生时间!
15.北大录取生陈代超:在信息学中找到“思维图谱”
16.国务院发文支持编程教育进入中小学,中国人工智能厚积薄发


关注「信息学竞赛」
看更多信息学趣闻与知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