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三三制教学体制改革的形势下,总结出了独具特色的本科教学模式,作为新生的你们想必肯定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想了解一下,下面小编将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目标在南京大学三三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内涵,发挥南京大学计算机学科的学科、人才和平台优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与系统基础,在计算机科学研究创新能力、计算机系统设计及应用创新能力和交叉领域融合与应用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特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精英人才。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创新人才能力结构图(“一个核心基础和三个创新能力”)2人才培养规格(1) 素质结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研发、生产、设计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 能力结构要求基本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通过其它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专业能力: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扎实的算法设计分析能力、软件与硬件平台设计能力、在不同领域进行有效的计算机应用的能力,以及和其它学科的融合及创新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
(3) 知识结构要求工具性知识:外语、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艺术等。自然科学知识:电子电路、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字电路及数字系统等。专业知识:数据结构、算法与复杂性、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图形学与可视化计算、智能系统等。
3人才培养路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三阶段培养路径,路径图解如下:以上就是小编送上的关于南大计算机系本科教学模式的全部内容,相信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业道路上,一定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体会,这个也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_^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6年7月19日
计小微 美编/高凤宁责编/王芷芙扫描二维码关注计小微,戳我戳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