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主要成果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核高基重大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委、国际合作与横向协作项目等560余项;在重要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5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7部;获国家和部省级奖励7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部省级特等奖2项、部省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24项,两部学术专著分别获得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培养出全国百篇优博3篇、CCF优博6篇、江苏省优博4篇;申请专利总数达338项,其中获授权专利130项。申请软件著作权61项。
03师资力量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全国百篇优博获得者2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17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2人,何梁何利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人、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教育贡献奖获得者1人、IEEE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Society Outstanding Early Career Award 1人,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3人,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中创软件人才奖获得者7人。
04国际合作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05名师风采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吕建/男,1960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何粱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
现任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国家863高技术计划信息领域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副组长(十五),国家863高技术计划信息领域专家组成员(十一五),“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第四、五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可信软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执行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信息学部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
联合国大学国际计算机软件研究所Board
Member,《中国科学》、《科学通报》、《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in China》、《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南京大学学报》等编委,以及一系列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的共同主席和委员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新技术,主要包括新型程序设计与软件方法学、软件形式化与自动化方法、软件中间件技术等。先后承担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国家863高技术、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合作等项目二十余项,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结题评审均被评为特优,一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结题评审被评为优秀,两期973课题的中期与结题评审均被评为优秀。
周志华 /男,1973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
现任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南京大学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研究所所长。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学科组副组长。《科学通报》副主编,《IEEE Trans.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ACM Tran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nd Systems》等刊Associate Editor,《中国科学》、《Applied Intelligence》、《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Intelligent Data Analysis》等十余种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Pattern Recognition》、《IEEE Intelligent Systems》等刊Guest Editor, 国际会议ACML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席,PRICAI、PAKDD指导委员会委员,PAKDD’07、PRICAI’08、ACML’09等的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包括重要国际会议KDD、IJCAI、AAAI、ICDM、SDM、ECML PKDD、CIKM等在内的二十余次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领域主席或高级程序委员,香港科技大学等校兼职教授,香港研究资助局、荷兰国家科学基金、新加坡科学研究基金等境外科学基金机构的课题申请评议专家。
主要从事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97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评议为“特优”。在重要国际期刊如AIJ、ACM TOIS、IEEE TPAMI等以及重要国际会议如ICML、NIPS、COLT、KDD、IJCAI、AAAI、CVPR等发表论文9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应邀在国际会议做Keynote或特邀大会报告20余次。
李宣东/男,1963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现任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软件学院院长,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系统软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编委。曾在美国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芬兰Turku Centre for ComputerScience(TUCS)和联合国大学澳门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访问和从事合作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近年来的研究重点为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测试与验证。主持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高技术计划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在《Formal Aspects of Computing》、《Journal of Logic and Algebraic Programming》、《Science of Computer Programming》、《The Computer Journal》、《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等国际期刊、国际会议和国内一级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研究工作被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荷兰、以色列、阿根廷、俄罗斯、保加利亚、奥地利、丹麦、瑞典和芬兰等国的学者在包括《Journal of ACM》、《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ICSE)等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上他引300余篇次。
现任国际刊物《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ciences》副编辑(Associate Editor),担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能源部、香港研究资助局、荷兰STW技术基金会、波兰国家科学基金会等境外科学基金机构的课题申请评议专家。先后在六十余个国际会议担任程序委员会委员与主席等职务。
主要从事无线网络、计算经济学、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曾主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3项。据Google Scholar统计,发表在INFOCOM的论文《Sprite: A simple, cheat-proof, credit-based system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被引用超过800次。另一篇论文(会议版发表在MOBICOM,期刊版发表在《Wireless Networks》)被引用175次,并且被载入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研究生教科书《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该书共12章,其中最后1章全部被用来描述该论文中的结果。
刘向阳/男,1974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南京大学登峰计划-A类。
现任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SCI期刊ACM/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ToN)编委,国际SCI期刊 Journal
of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COMCOM)专题主编。多次担任美国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美国国土安全部基金评审专家,香港研究基金委员会(RGG)评审专家,中国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多次在国际一流会议(诸如SIGMETRICS,INFOCOM,
ICNP,ICDCS等)担任程序委员会委员与主席等职务。
主要从事网络与安全的研究工作。在ACM/IEEE Transactions等著名SCI期刊上已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在国际一流会议(例如MOBICOM,
INFOCOM, SIGMETRICS, PODC, ICSE, USENIX Security, ICNP, ICDCS, NDSS, DSN, VLDB, ICDE等)上, 已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出版了两本关于防火墙的英文学术专著: 防火墙设计与分析(“Firewall Design
and Analysis” ), 基于硬件的快速数据包分类(“Hardware Based Packet Classification for High Speed Internet Routers” )。根据Google Scholar, 目前本人科研论文的总引数为1377,H-index为21,i10-index为31。